- 手机:
- 400-000-9928
- 电话:
- 020-36772040
- 邮箱:
- server@gdyulian.com
- 地址:
- 广州市白云区嘉禾望岗上胜东街46号上胜创意园I座
七十多岁的刘女士握着话筒的手在颤抖,电话那头传来孙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奶奶救救我!我知道错了……别告诉妈妈,讲了我就跳楼!”
老人心都要碎了。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和孙子一模一样的声音,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当她将东拼西凑的两万元现金交给“同学爸爸”后,才惊觉自己掉进了AI诈骗的深渊。
2025年4月一个平常的下午,湖北黄石农村刘女士家座机突然响起。电话那头自称是她的孙子,声音里带着哭腔:“我在超市不小心推倒别人,对方头破了……要赔2万块私了!”
紧接着第二通电话更让老人揪心——“孙子”在电话里崩溃大哭,反复哀求:“千万别告诉妈妈!”慌乱中,老人凑足2万元现金。当询问具体派出所地址时,对方却突然挂断。
随后“孙子”指示:“同学的爸爸会来拿钱”。在约定地点,一名戴口罩男子出现,拨通电话递给刘女士。听筒里再次传来“孙子”熟悉的声音:“奶奶,给钱吧。”她毫不犹豫交出了积蓄。
直到亲孙子回家,这场骗局才被戳穿。老人报警后才得知,当地已连续发生两起同类案件,骗子专挑老年人下手,利用座机通话不易查证的特点实施诈骗。
警方抓获取款人张某后,一条完整犯罪链条逐渐清晰:张某通过网络看到“日赚千元”的兼职信息,任务竟是上门收取诈骗资金。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背后的声音伪造技术。
“骗子曾多次拨打我家座机,接通后却不说话。”刘女士回忆道。警方分析,这正是犯罪分子在采集声音样本。通过截取有效音频片段,利用AI声音克隆技术合成出逼真的亲人声线。
当AI诈骗在湖北肆虐时,300公里外的襄阳警方破获另一起技术犯罪案件。犯罪团伙竟用AI换脸技术突破电话卡实名认证防线!
该团伙分工严密:有人非法获取公民身份证照片,有人负责采购未激活电话卡。最关键一步是技术组——他们将静态照片制作成动态人脸视频,骗过人脸识别系统完成激活。
这些“洗白”的电线元价格卖给诈骗团伙。警方查获时,已有200余张黑卡流入市场,涉及全国诈骗案50余起。山西一位七旬老人因此被骗走60万元养老钱。
当AI能完美模仿人脸和声音,我们习以为常的“身份证+刷脸”还安全吗?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电话卡激活普遍采用线上人脸识别认证。但专家直言:没有永远安全的系统。
“人脸识别技术才发展几年,每次更新都可能产生新漏洞。”对外经贸大学许可教授点出残酷现实,“网络安全是场永恒博弈,魔高一尺时,道必须高一丈。”
面对技术滥用,监管重拳已经落下:《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明确运营商需落实实名制。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今年6月正式实施,严格规范技术应用。更令人振奋的是,AI反制技术已投入实战。行业前沿的防伪系统通过热力图分析、微表情捕捉等技术,对伪造视频的识别准确率超95%。
“最新手机已具备视频通话防伪功能。”网络安全专家何延哲透露,“用AI对抗AI,是当前最有效的防御策略。”
接到借钱电话,故意问些只有真亲人知道的事(如童年宠物名字、某次家庭旅行细节);立即挂断并用手机回拨本人确认,AI诈骗通常无法实时对话;电话卡、银行卡等业务尽量在柜台办理,避开线上人脸识别风险;不在社交平台发原声视频,快递单涂抹个人信息;给父母手机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设置境外来电屏蔽。
当技术成为双刃剑,我们既要拥抱它带来的便利,更要看清暗处的锋芒。太原老人60万积蓄消失的教训告诉我们:一次轻信,可能耗尽半生积蓄。
技术本身无善恶,人心才有明暗。在这场AI攻防战中,警惕是永不掉线的防火墙。你教会家中老人识别AI诈骗的方法了吗?Kaiyun官网 登录入口Kaiyun官网 登录入口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