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
- 400-000-9928
- 电话:
- 020-36772040
- 邮箱:
- server@gdyulian.com
- 地址:
- 广州市白云区嘉禾望岗上胜东街46号上胜创意园I座
据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消息,中科院科研团队突破了体细胞克隆猴这一世界难题,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非人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
大家都知道克隆羊“多莉”诞生于1997年,也是体细胞克隆,二十多年过去,猕猴的体细胞克隆还值得大张旗鼓地宣传吗?
自“多莉”羊诞生的20多年间,各国科学家利用体细胞先后克隆牛、鼠、猫、狗等动物。但是,与人类最相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克隆难题一直未被攻克。非人灵长类核移植究竟难在哪里?以猕猴为例,第一是猴卵细胞的细胞核不易识别,去核难度大;第二是猴的卵细胞容易提前激活;三是猴的体细胞克隆胚胎发育差,培养囊胚效率低。对第一个难题,我的同学刘真苦练技术,最终能达到平均10秒取出一个核。对第二个难题,孙强团队通过向去核卵细胞中注射甲基化组蛋白的去甲基化酶的信使核糖核酸并同时使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抑制剂TSA,对影响胚胎发育的基因进行适当的调控,确保胚胎发育的时间恰到好处。
很多人担心体细胞克隆猴带来的伦理学问题,担心科学家会不会利用这项技术来克隆人类自己。蒲慕明院士在发布会上也对此做出了说明,科学家没有必要克隆人类自己,他们做克隆猴的目的恰恰是针对人类疾病,特别是为了研究和治疗包括老年痴呆在内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因为通过体细胞克隆得到的猕猴,在基因型上是完全一致的。
克隆猴遗传背景相同,就减少个体间差异对实验的干扰,大大减少了实Kaiyun中国 官方网站验动物使用数量。同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模型猴制备时间缩短到一年内,复杂和精准的基因编辑可以在体外培养的细胞进行。从而使猕猴成为跟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模型,为促进针对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代谢性疾病的新药研发进程奠定坚实基础。
很多公众担心科学家违背伦理道德,这有些杞人忧天了。我所李家洋老师领衔的团队获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他上午接过证书,晚上和往常一样工作到十点半才下班。蒲慕明院士放弃美国国籍,主持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科学家们的道德感和拳拳爱国之心经得起检验。(荆玉栋)
本报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李昌禹)近日,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通知,批准华中科技大学人权法律研究院、吉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东南大学人权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成为第三批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这是落实《国家人权行动Kaiyun中国 官方网站计划(2016—2020年)》相关内容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