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
- 400-000-9928
- 电话:
- 020-36772040
- 邮箱:
- server@gdyulian.com
- 地址:
- 广州市白云区嘉禾望岗上胜东街46号上胜创意园I座
8月12日,“中华土鸡产业基地”共建启动仪式在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举办,活动以“让中国人爱上中华土鸡”为主题。新兴县委主要领导,中国合作经济学会有关代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温氏股份的有关领导等出席活动,共商发展与合作新篇。
作为云浮市融湾桥头堡,近年来,新兴不断在探索: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大县,怎样向现代农业强县转变?新兴结合自身优势,坚持把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大力从全产业链上延伸和突破,注重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在融合化上下足功夫。全域布局种养循环之际,注重科技引领产业高效发展,通过绿色化、数字化,让农业产业跃上新的台阶。补短板、强弱项、抓提升,全域农业多点开花,有力推进了新兴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早在2023年8月1日,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财政部农业农村司、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联合发布《关于2023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的公示》,对100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进行公示。其中,广东省占四席,新兴县榜上有名。
作为农业大县,近年来,新兴不断做强主导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加速提质增效。“1+5”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集聚成型,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数量位居全省县(市、区)前列,6个园区已累计完成投资28.75亿元,2024年实现总产值超340亿元。其中,园区优质鸡产业入选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生猪产业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一批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基地,园区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温氏股份入选“广东首批重点产业链(畜禽种业)‘链主’企业”。
新兴县簕竹镇良洞村养殖小区,不但使村民就近就业,还有效提升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资料图片
在此基础上,新兴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科技创新平台,做实科技人才“引育留用”文章,有序推动技术规范制定完善和各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其中县内畜禽种业已打造成全国最大、认定新品种最多、育种技术领先的行业发展高地。打响畜禽种业、生猪、丝苗米等在内的“土特产”品牌,持续擦亮新兴名片,成功创建“粤字号”农业品牌、“三品一标”数十个。
统计数据见证着新兴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2024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4.7∶30.9∶44.4。现代农牧业集聚成势。2023年以来,创建2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4个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获省重点培育。现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45家,其中温氏股份2024年入选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省民营企业100强,成为全省第二家、粤东西北首家营收超千亿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及民营企业,旗下的中芯种业被评为“世界独角兽企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202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53.9亿元,较2022年增加15.53亿元,年均增长5.4%,居全省前列;“一鸡一猪”形成超百亿产业集群,是云浮打造现代农业千亿产业集群的中坚力量。
作为广东农业大县和农业强县,近年来,新兴县大力培育现代农业、预制菜等“六大百亿产业集群”,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除了拥有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兴优质鸡产业园等为代表的“1+5”现代农业产业园外,还拥有以温氏股份、明基水产等为代表的各类农业龙头企业、规上食品工业企业。同时还具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建立起从育种、养殖到加工、销售、配送的全产业链条,推动“新兴优品”从农场走上全国餐桌。
新兴积极探索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温氏模式”,有力推动畜牧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目前该模式在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广和应用,有效创造就业岗位5万余个,合作农户(家庭农场)超4.59万户。
此外,新兴联合温氏股份、翔顺象窝等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制定财政资金折股量化按“保底收益”的模式进行利益分配,在国内开创性地建立并发展“公司+现代养殖小区”“产业园+旅游+农户”等联农带农新模式。在此基础上,围绕解决“行政村经营性收入难”问题,新兴县以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要素为纽带,以“政”主导、“银”支撑、“企”运营、“村”共建为抓手,探索实施“政银企村”共建养殖小区,通过政策撬动、金融“贷”动、产业驱动、政银企村联动“四轮驱动”,成功探索出一条村级集体经济增长、村民增收的新路子。
目前,新兴全县建设了投资总额达2.09亿元的“3牛3鸡1猪”共7个“政银企村”共建现代高效养殖小区项目并实现投产,通过政、银、企、村多方发力,合作共建,把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民连接起来,有效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能力。2023年12月,7个“政银企村”共建高效养殖小区全年四个季度的收益全部到账,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县行政村和社区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目标,推动村集体“钱袋子”越来越鼓、村庄越来越强、村民越来越富。
近年来,新兴积极响应广东省“粤字号”品牌强农发展战略文件精神的号召,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乘借主导产业发展势头,加快“三品一标”认证,全力打响畜禽种业、生猪、丝苗米等在内的“土特产”品牌。截至目前,新兴县拥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2个、加工基地3个,省级“菜篮子”生产基地4个,“新兴丝苗米”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拥有“新兴排米粉”“新兴话梅”“新兴象窝茶”“新兴香荔”等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拥有“粤字号”农业品牌21个、绿色食品9个、有机食品9个。此外,温氏新兴优质鸡产业园获得“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十大科技创新示范园”称号,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此外,通过与中国国家羽毛球队、高铁签约合作,冠名《粤菜大师》节目;举办“温氏食品”品牌发布会和“温氏天露”品牌发布会、参加央视《品牌责任》栏目等,与新牧网、南方日报等多家媒体多渠道开展宣传,有效扩大了宣传面。
在此基础上,新兴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温氏股份为代表,主办参会人数合计20多万人次的世界畜禽种业论坛、黄鸡论坛等,开设累计培训种业技术人才5000余人次的养猪公开课、养猪训练营等,举办吸引全国360多个项目团队报名参加的“温氏杯”广东种业科技创新大比武总决赛,持续擦亮新兴农业大县名片。
行业发展,科技先行。近年来,新兴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科技创新平台,建成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大数据中心、畜禽数字化服务平台,承担国家畜禽良种联合攻关计划、生猪育繁推一体化示范等重大项目数十项,有序推动技术规范制定和各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有效实现全生产流程智能化管控和大数据分析,其中县内畜禽种业被打造成为全国最大、认定新品种最多、育种技术领先的行业发展高地。
与此同时,通过加强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20余个高水平科研团队交流合作,搭建广东省温氏股份研究院、院士农业企业工作站、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紫米研究院等27个公共研发平台,培育了八大类20多个性能优良的黄羽肉鸡配套系和10个畜禽新品种,并面向社会提供全基因组选择、体细胞克隆、血缘鉴定、种禽检测、种质资源保存等技术服务,已服务新希望、天邦等80多家同行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新兴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三五”和国家“十四五”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等重大科技项目150余项,取得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较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授权专利570项,其中发明专利20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新兴组建涵盖数十名行业专家、数百人的畜禽育种人才队伍,建立国家星创天地1个,通过主办网络公开课、公益云课堂等,有效提升核心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寸土生金。为此,新兴专门编制《新兴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永久基本农田优化调整方案》,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2个,覆盖12个镇,计划总投资101.97亿元,已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金额5.89亿元,预计新增耕地8860亩,产生增减挂钩周转指标2177亩。
与此同时,新兴通过深化试点经验,打造六祖红梅村民宿、禅正文化产业园、天堂镇魅力新社区等示范标杆项目,建成后预计收益可超3亿元。农村“三块地”改革落地有声。
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新兴县奋力书写“三农”精彩答卷。 谢冠瑜 摄
2023年以来,新兴全县完成存量用地审批384宗,有效遏制农村违规建房现象。通过农用地整理,促进耕地集中连片,截至目前,全县共新增耕地1.7万亩、农用地7646亩。进城农民合法权益更有保障。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承包权、宅基地的使用权和其他集体收益分配权。全县农村土地累计确权面积23.49万亩,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7.56万张,流转土地经营权面积11.98万亩,流转率超50%。
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开展天堂镇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试点镇奖补工作,共发放56万元奖补资金。创新“土地融发展”探索撂荒地恢复机制带动村集体、农民增收,该模式2023年获农业农村部推广,2024年入选全省基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2024年,新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4.7∶30.9∶44.4。现代农牧业集聚成势,成绩可圈可点。
2023年以来,新兴创建了两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4个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获省重点培育。现有各级农业龙头企业45家,其中温氏股份2024年入选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省民营企业100强,成为全省第二家、粤东西北首家营收超千亿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及民营企业,旗下的中芯种业被评为“世界独角兽企业”。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2024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53.9亿元,较2022年增加15.53亿元,年均增长5.4%,居全省前列;“一鸡一猪”形成超百亿产业集群,是云浮打造现代农业千亿产业集群的中坚力量。Kaiyun中国 官方网站Kaiyun中国 官方网站